|
【马赛克】马赛克精英论剑:打通产业链 促行业发展 |
【masaike】2010-6-15发表: 马赛克精英论剑:打通产业链 促行业发展 马赛克精英论剑:打通产业链促行业发展第五届中国马赛克高峰论坛精彩内容荟萃4月19日,第五届中国马赛克高峰论坛在佛山皇冠假日酒店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本届论坛无论规模、档次都堪称历届最高。本次论 马赛克精英论剑:打通产业链 促行业发展马赛克精英论剑:打通产业链 促行业发展 第五届中国马赛克高峰论坛精彩内容荟萃 4月19日,第五届中国马赛克高峰论坛在佛山皇冠假日酒店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本届论坛无论规模、档次都堪称历届最高。 本次论坛由刘小明主持。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马赛克专业委员会会长黄芯红,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博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梅文鼎,暨南大学mba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张建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姚朝文博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裴继刚、马赛克设计专家黄惠宁,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马赛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马赛克城总经理杨瑞鸿,还有陶业资深人士张永农、华艺佳建材化工有限公司刘洪海、佛山市多米莱玻璃工艺有限公司张强、上海生缘公司归晓东等120多名马赛克行业专业人士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论坛上暨南大学mba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张建斌、中山大学教授姚朝文博士的专题精彩演讲,让企业家们受益匪浅。 各嘉宾都围绕论坛主题“打通产业链,促行业发展”,以要不要建立品牌,如何建立品牌,产业链的打通存在那些问题等角度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使企业更加坚定地发展马赛克行业,使“打通产业链,促行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本届论坛将对马赛克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届马赛克高峰论坛意义重大 当今国家强调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马赛克高峰论坛在这个形势下举行,意义重大。今天举办这个论坛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是选题好。马赛克行业发展迅速,但配套不完善,销售网络不健全,产业发展面临瓶颈突破。第二是水平高。第三是参会人员广泛,有大学的教授,有媒体的从业人员,还有技术人员。第四是内容丰富,涉有上游产业、产品工艺的,还有涉及销售网络建设方面的。第五是观点新颖。第六是观众是最多的一届。第七是形式独特,既有主题演讲,又有对话。第八是场地规模档次升级。 打通产业链,对于马赛克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问题。有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有些问题是否能照搬其他行业的模式还值得探索,比如关于销售网络的建设,是否按照瓷砖业一样建专卖店等。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本届论坛将会对促进马赛克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马赛克蕴藏无限创意创新和创造 这几年马赛克行业始终保持着非常高速的增长,我认为在未来的五年、十年里,增长将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因为2009年的增幅差不多是三位数。为什么马赛克行业如此有生命力?刚才我在看姚博士的讲稿,马赛克是一种材料,造型的设计产业。马赛克代表时尚、艺术,它蕴藏着无限的创意和创新,甚至创造。这么有生命力的东西,几乎是所有的装饰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任何一个装饰材料会不会沿着时尚,个性化的方向走,都需要创新、创造,这考验着我们智慧。现在设计的潮流,从装饰行业来讲,个性和时尚是绝对不能少的。马赛克行业,与其他的装饰行业比较,最大的问题就是雷同、重复,但是马赛克更适应于大工业去生产,马赛克代表某个装饰行业的发展方向。马赛克的主题一年一年的推进,这个产业要发展做大,必须打通整个产业链,疏通上下游的关系。因为这是古老的艺术,通过现代发展,能够跟各种装饰材料一决雌雄。 马赛克是最好的绘画材料 我是很不懂建筑材料的。我接触马赛克是在解放以前,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同学的家长是一位华侨,他在广州建了房子,房子外面贴的就是从意大利进口的马赛克。那时候马赛克是比较单调的,现在觉得马赛克这个称号,可能是目前国际定名的一个称号。但是我理解那是一种装饰材料一个合理的称谓,比较恰当。因为用不同的材料作为装饰,在欧洲,在中世纪,在罗马帝国已经用不同颜色的陶瓷,拼了很多有关宗教的绘画。我们今天称作拜占庭艺术。到了后期印象派,就把莫奈的绘画推进了一步,就是一点一点的颜色分别组成一个画面。在国内,在汕头,在福建,在台湾都可以想到很多用不同颜色的陶瓷或者玻璃碎片组成一种比较立体的造型,作为建筑上的一种装饰。我想这个概念也应该符合马赛克的概念。现在马赛克的产品越来越多,色彩越来越丰富。从绘画的角度,我们是希望颜色能够永远不变。如果向艺术化的角度去发展,马赛克绝对会成为一种最好的绘画的材料,我们可以将这种材料变成永恒的画图。如果我们单从工业生产的角度,从外销的角度,那我们的马赛克永远是别人的颜料,别人的材料,增加不了附加值。我想应该应用我们的材料变成今天最好的艺术品。 与专家携手,构建更好的交流 第五届中国马赛克高峰论坛在此隆重举行,此前我们已经举办了四届,第一届我们的主题是“马赛克如何走向世界”,第二届是“设计将为马赛克带来革命性突破”,第三届是“马赛克如何突破国内市场”,第四届是“马赛克艺术生活化”,本届主题是“打通产业链,促行业发展”,下一届的主题,将是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的问题。今天我们邀请了暨南大学张建斌教授,中山大学姚朝文教授,与我们马赛克企业的企业家、经销商进行产业链的直接对话。我们希望,通过与专家携手,构建更好的交流平台,逐步将马赛克行业做大做强,是我们的目标。 品牌,能把产业链连通起来 我们要打造产业,首先是从事这个行业所有的个人、单位,要市场化,商业化,按照企业的方式运营,而能够把上下产业链连通起来的,就是品牌。你发现在打造产品,打造自己的艺术产品过程中,需要原料,谁愿意提供?如果是商品化的社会,需要资金做铺垫的时候,很多商家就愿意把这个产品卖给有价值的地方使用。所以通过生产企业品牌的打造,使得上游的产业链向下倾斜。接着所有供应材料的企业,都愿意把材料供给品牌公司使用,因为品牌有号召力,下游的经销商就充满了信心,会努力打造价值链的下游,经销商卖得很好,销售了产品,使得消费市场迅速增长。当消费者选择产品的过程中,既可以选择马赛克,也可以选择别的产品的时候,就有替换性。产品品牌很有质量,通过企业做宣传,使消费者广泛认同接受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喜欢买指定产品的马赛克——有艺术的含量,有品牌的象征。 但在马赛克生产企业当中,谁的品质最好?这就需要标准衡量。建立标准就是打造行业的品牌,行业品牌靠谁打造?靠我们生产的企业,是主导地位,需要建立这个标准,这是促进行业发展。但这不能靠一个人就能完成,因为人可以更换,但是品牌能延续的,可以几十年,几百年。品牌的重要性和我们产业的结合,能够起到贯穿产业链的作用。 我的工厂可以没有,只要我拥有品牌,聚集优秀的人才和资金,就能够起到贯穿产业链的作用。打造品牌,并不局限马赛克的领域,因为品牌几乎涵盖了我们所有的领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正在使用的任何产品都跟品牌有关系。 打造品牌理念,是从认知度到认可度、偏好度、忠诚度四个阶段进行的,但遗憾的是,中国的企业大都在第一阶段时就退出。 品牌确立途径有一个模式叫“得客模式”,打造品牌要通过差异化的方式,找到差异化途径,发现差异化的内涵与适宜性,消费者就会对品牌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品牌的打造,不是单向要素的灌输,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品牌在打造的时候,要是无意识的,企业花了钱可能不见效果。但是,有意识的花到点上去,就能让企业的形象、产品的卖点在消费者心目中迅速建立起来,效果就会凸现,当消费者认同这个产品,就有市场的影响力。 马赛克行业要做到我们像瓷砖行业一样成功,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研究受众对马赛克的接受程度 经过半年的时间,我们度过了经济危机的考验,迎来了马赛克行业的春天。马赛克产业现在正在以三位数的速度增长。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诱人的前景,通过一系列的产业集群和市场调研的数据显示,证明了马赛克是高效、节能、环保、降污的产品。 许多材料产业,尤其是一些建筑、卫生、洁具、陶瓷行业,面临空前的挑战的时候,马赛克就适时出现,它以低碳、环保、高附加值等优点出现在市场上,以其艺术为卖点,我们可以预见其强大的前景。 那么,马赛克如何面向产业化?第一点要考虑的是人们的生活样式、生活情趣的多样化。第二点要考虑开启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有多样化的造型、品位、色彩、空间等提供给人们选择,马赛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第三点是马赛克具有灵活多样华,富于变化,多姿多彩。普通的消费者不是收藏家,我们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某种现实的情调,这就是现实的所在,马赛克企业主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我们要深入地研究马赛克产业在中国实现链条化的具体,众接受趣味的具体变化。了解市场最新的动态和发展苗头。马赛克造型适应市场的两种选择战略:第一种产品定制模化的战略,方形拼图,条形拼图组合,适合采用这种定位。优点是材料规整,便于切割,有利于大批量生产,缺陷是缺少变化,批量化导致单位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带来价值升值空间小的局限。第二种是个性化设计,定制化需求策略。圆形、椭圆形、扁形、不规则形的设计造型,适合这种生产与营销的策略。优点是富有艺术形式和独创意味,新颖奇特,容易引人注意,甚至能产生震撼感,缺点是难以批量化生产,单位产品里凝结的生产、加工、人工成本较高昂。特型定制的客户多寡,随品位变化而变化。市场面不够广,需求存在不确定性。这两种策略,两种道路何去何从,由企业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我这里提出一个适应市场的策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当前处于初级开拓阶段,马赛克以实用装饰的规模化量产为主打方向。当面对个性设计和定制化服务时,可以作出产品材料的细分。小型个性化拼图可以采用低价位薄利多销策略。这时候成本不会太高。因为我们可以将规模化量产的方拼产品的边角料切割剪裁成适合顾客需要的小型产品所需材料。 材质的变化是马赛克制胜法宝 马赛克发展到今天,实际我们要从一个误区走出来,这个误区是什么?从十五六世纪,由于加工材料的限制,从天然的石材里边把他切割成很小的,一粒一粒的石子,按照画家的思路,把石子进行镶嵌到对应的位置,特别是教堂里用的画,让这些画能够长久的保存。因为我们说过去的很多画,制作在壁画上面,不能保持长久,但是马赛克可以。发展到今天,大家知道马赛克有这个功能,但是实际上,马赛克应该的功能是普通建筑材料。 我们说马赛克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第一是产业小,定单小,色彩多,企业在生产中占地大。除了玻璃马赛克,其他马赛克生产成本高,生产的过程中所占用电板,能耗高,切割成本高。现在马赛克产业正是从发达国家转入第三世界,包括在中国。马赛克的作画的功能是利润增长点的一方面,但受到了喷墨印刷的挑战,喷墨印刷花几天就能完成喷制,更高尖端的可做到360dpi。但是马赛克的优势在于其材质,不断追求在材质上的变化去组合和发展,这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隐性的需求巨大 马赛克这个材料,对于设计来讲发挥的空间非常大。从产业链来讲,产业链是一个系统,系统的原点从需求开始。只有需求才有市场。我们有什么需求?有显性的需求和隐性的需求,能够挖掘出来,但是隐性的需求实际是一个巨大的需求,需要我们相关的专家,相关的专业人士去发现。实际上,马赛克现在我们老百姓或者消费者的心目中还没有什么概念,或者有些人连马赛克的内涵都不清楚。只是知道用形象的语言,马赛克甚至给人的原始印象是不太好的,因为他没有读过西方艺术史。现在美国好莱坞里面也采用了马赛克的艺术,马赛克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含的概念很广,金、木、水、火、土。这里面有大量的文章,可以深入到衣食住行里面,我们的衣装,我们的首饰、配饰可以用到马赛克,可以组合成变化万千的东西。生活水平提高了,需求就大了,譬如我们女性用的包,如果想用马赛克来做多漂亮,还有鞋,钮扣等等。 我们谈到需求,还可以请一些用户作为我们的代表,用他们自己的亲身案例来讲解,马赛克装修家庭的时候,达到什么效果,装修餐厅的时候又是什么效果,用户来交流一下,那就非常有说服力。 产业链已形成一定链条 但未成规模 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讲,主要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一定的关系,比如国内的销售,整个销量每年都有很大的递增。我认为产业链已经形成一定的链条,但还未能成为一种规模。整个中国的马赛克到了今天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那就是整个产业链的整合过程中存在问题。怎么样整合?谁来整合?还有关键的问题我们还没有突破。这个突破不是我们马赛克城,马赛克协会 完全做得了的,这需要我们企业、经销商融合在一块。这里说瓶颈具体表现在哪里?在于工厂和经销商的角度不同,造成了双方在合作过程当中所处的心态不同。刚才提到品牌的问题,实际品牌的问题已经逐步被放到马赛克的议事日程上来了。我相信马赛克企业的老板都知道品牌的重要性。怎么把品牌做起来,这就是一个很具体的也很实际的问题。终端的经销商首先要解决能够赚钱,企业要保证销售量,这里面就有矛盾。企业花了钱,可能效果没有,使我们很多企业的老板不敢投,或者不知道怎么投。但经销商就感觉工厂没有投,投钱不到位,没作用,这就造成误差,企业没有信心,就不做品牌了。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沟通不够,老板们没能放下心态,真正与经销商沟通。 顺其自然,面包会有牛奶也会有 今年是马赛克的推广年,现在的马赛克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子?由于你不知道就要推广,这是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我认为我们目前马赛克企业,历史还是比较短。你想一下子进入什么产业链,进入什么品牌的确立推广,最好是顺其自然。国外不一样,人家是赚了钱做企业,咱们中国是做企业赚钱。这个东西就相差很大。在这个情况下,我个人的看法要顺其自然,把我们的产品做到千家万户,做到老百姓家里。这里面有一个误区,你们整天盯着澳门的赌场,谁去关心你的马赛克,老去盯着娱乐场所,怎么不把眼光盯着老百姓的家里?很多马赛克企业都没有想到这一点,所以我认为现在不要急。我不是说张教授说得不对,不要急于去搞品牌,咱们还是把生意做上去,然后一步一步来,什么都有,面包会有牛奶也会有的。 马赛克企业还是各自为政 马赛克现在的份额,主要还是培养。就是利益方面,只要我们知道这个蛋糕怎么去做。还有利益分配是怎么分配?这一点很关键,反过来厂家 会认为是销售问题,终端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其实作为一个厂家来说是一个长远的投入,养这么多人,抱着一个长远的理念,所以在很多方面,厂家必定是要走品牌的道路。但是你走品牌道路化,意味着里要投入。当你投入进去了以后,你产生的东西,你的投入跟回报是不是对等,能不能产生对等的价值。这里面遇到一个很困惑的问题,品牌的质量方面,开发方面问题都出来了。作为经销商来说,他有自身利益方面的考虑。你这一家跟他那一家,因为经销商有很多选择。举例说,现在国内有很多工程,需求量都比较大,大家都想争这个蛋糕。这里面就造成了,做品牌的,因为投入、选材要做得比较到位,所以在单价方面跟那些不做品牌的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在选择方面,经销商会把我们的价格压下来,所以这是相当困难的。按照目前来说,我们90%的是出口。这方面怎么做?“6+1”我现在只能被迫做“1”,很多产业链必须要打通,包括批发,终端方面的,这两个环节都要打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在设计方面。马赛克这块蛋糕是可以做得很大,整个行业也好,说是产业链也好,其实现今来说马赛克企业还是各自为政。 产业链发展关键是大家去保护 玻璃马赛克这个行业这几年发展得非常迅速。玻璃马赛克还是大有前途,这是任何行业比拟不了的,而且加工的方式很多。水晶只是其中的一种。玻璃本身的产业大于陶瓷行业,第二是水泥,第三是陶瓷。艺术玻璃马赛克,这种艺术是新兴发展起来的,我们的化工材料的膨胀系数,跟陶瓷都是不一样的,陶瓷拿去烧,肯定会开裂,有技术问题的存在。玻璃马赛克目前量的需求也是在不断扩大的,因为大家都有信心,觉得前景是很好。产业链的发展关键是大家去保护,厂家也好,经销商也好。 作为马赛克产业要有品牌价值,横向与纵向不同角度去体现。产业链是价值链,信息链,财富链。如果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链条是不会断的,而且是非常牢固的。 马赛克产业的困境与出路 2008年4月佛山陶瓷春交会期间,中国马赛克城策划举办第一届马赛克高峰论坛,以后每年春秋两季都坚持举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第三届论坛的主题就开始探讨企业如何开拓国内市场。本届论坛主题定位为“打通产业链,促行业发展”,实际上还是探讨如何突破国内市场的瓶颈。确实,从产业链的角度讲,我们的马赛克行业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或者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出口这一块,基本上都是oem只掌握生产制造环节,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和品牌。只是这几年款式设计、材质开发有较大进步。国内这块终端网络的建设更是滞后,很多地方都是空白。既然这样,抓紧时间补齐终端网络这块短板,就是当务之急(考虑到大多数企业因为实力问题目前还铺不开自己的终端网络,那么借助建筑陶瓷企业现有的渠道配套卖一些马赛克也是很有创意的想法)。 但当论坛试图引导马赛克企业往陶瓷这条路上走的时候,有人却发出“走陶瓷这条老路必死”的忠告!马赛克行业在国内市场是否可以探索出一条新路?在当天的论坛上,本地一位研究公共环境艺术的学者提出了一个“艺术化+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即通过艺术家加盟创作,以原创性和艺术性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引进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复制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搭建数字化传播平台,打通下游产业链。但显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的解决方案,需要大资本的介入。即便有大资本肯这样做,投入产出比恐怕也是问题。 (【masaike】更新:2010/6/15 5:07:05)
![]() |